未沙卫网

“生态商业正在改变世界,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跨界合作是实施生态商业的必经之路。"

- 未沙卫(visavisNet)

 

Sat04202024

Last update07:24:22 PM GMT

Font Size

Profile

Menu Style

Cpanel

仅搜索:

搜索关键词 仿生

总共搜索到52条纪录

JPAGE_CURRENT_OF_TOTAL
由青年公益组织FYSE主办的社会企业女性领导力峰会(Spark: Her) 7月12日在上海公益新天地隆重举行。这次来宾中90%以上是从事社会企业的或对社会企业有强烈兴趣的女性。活动在中英文两个封闭会场和一个开放的展示交流空间进行。当天未沙卫网创始人陈湘钿(Emma)参加了双会场的中英文对话环节。Emma与大家讲述了创建未沙卫网的经历,当提到最大的创业心得是‘激情’的时候引起在场参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她同时也带来 ...
2. 【引言】最大的设计难题
(外延阅读/绿色变革者说)
"找到一种做事的方法, 不破坏它们下一代赖以为生的环境,这是最大的设计难题。" - 珍妮娜·本羽思(Janine Benyus,仿生学院创始人)  ...
3. 【引言】向自然界学习是转变的开始
(外延阅读/绿色变革者说)
‘认识自然界是一回事, 向自然界学习,这才是一个深负意涵的转变的开始。’ - 珍妮娜·本羽思(Janine Benyus,仿生学院创始人)  ...
4. 仿生态系统组织会议更有效
(生态思维/绿色人文)
目前仍然有许多环境大会讨论环境与社会问题的时候往往专注于预先安排好的某个专业领域的话题,而忽略了相关解决方案的深层次内容。比如讨论生物多样性,而不涉及自由贸易;关于森林而不是木材砍伐;关于气候而不是汽车;关于妇女儿童,但丝毫不谈男人。这种方式的讨论能够让人们看到问题,却很难看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每个环境问题几乎都是和多方面相关的,当有人在为古森林的消失发愁的时候,伐木工人的家庭却在担心他们的生计。这些焦虑不一定是对立的。 ...
5. 全球首架扑翼飞机试飞成功
(创想未来/未来设计)
达•芬奇早在1485年就画了扑翼飞机的手稿。1903年怀特兄弟制作了第一架动力飞机,持续飞行37米,耗时12秒。受达•芬奇的启发,2010年8月2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博士生托德•雷切特(Todd Reichert)将他设计的名为Snowbird(雪鸟)的扑翼飞机用脚泵送上了天。这架飞机无需安装引擎,它在空中就像飞鸟一样扑打着翅膀,仅靠空气驱动持续飞行145米,耗时19.3秒,平均时速25.6千米/小时。该飞机采用碳纤维和轻质的巴尔杉木,重量只有43公斤,但它的双翼长达32米,可与波音737相比拟。 ...
是什么力量使得常春藤能够紧紧地贴在墙上?原来它的细根能够分泌出一些具有粘性的微小粒子。将它们均匀涂抹在皮肤上就能形成一层紧贴皮肤的膜。田纳西大学生物工程系的张副教授及其团队研究发现,这种附着力很强的淡黄色纳米颗粒还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辐射,其遮光能力比目前市面上的金属基防晒霜强4倍。这些微小颗粒可形成极大的表面积,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阳光。常见的防晒霜里包含大量的TiO2和ZnO颗粒,也是运用同样的原理防晒,但常春藤的纳米颗粒吸收和分散光线的能力更强,而且其细胞毒性大大降低了。 ...
澳大利亚一家名为BioPower的公司研发出一种安装在水下的发电设备bioWAVE(“生物波”),模仿海底植物,利用海流发电。bioWAVE由三个有浮力的桨叶组成,桨叶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底端固定在海床上。它们如同海底植物,随着海水的流动摇曳,产生电力。系统发电量有250kW, 500kW, 1000kW三个阶梯,与不同环境对应。目前,该公司在澳洲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Tasmania)将250kW的发电设备投入试验,研究如何更好地安装使用更大的发电机组。计划首先给费林德斯和金恩(Flinders ...
大豆等食物植物的根部包含一种细菌能够产出固氮酶将空气中的氮气合成氨。发布在《Scientist(科学家)》日报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将氮气(N2)换成一氧化碳(CO)后,这些酶开始制造出短链状的由2或3个原子组成的碳链,也就是丙烷---一种无色无臭的易燃气体,是美国人露营时常用的那种发出蓝色光芒的燃料。换句话说,大豆中这种酶能够将汽车尾气变成可利用的燃料。这是“fuel out of thin ...
松树长成参天大树仍然结构稳定,寿命长且屹立不倒,这不正是工程师们设计产品所追求的可靠度和完整性吗?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生物机械专家Claus Mattheck提出相应的“应力均衡原理”。它指出树和动物骨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尽可能达到结构内外应力的均衡分布,比如说,动物关节处应力较高,这个位置就会长出更多的材料来补偿;而在不需要的地方甚至掏空了,减轻材料重量以适应动态活动的负荷。工程师们利用这个原理设计出了优化结构的软件,用它设计出轻量型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比如,生产安全性与传统相当的汽车配件,但重量降低30%。 ...
松树长成参天大树仍然结构稳定,寿命长且屹立不倒,这不正是工程师们设计机械产品所追求的可靠性吗?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University of Karlsruhe)的生物机械专家克劳斯•马特赫克(Claus Mattheck)提出相应的“应力均衡原理”。它指出树和动物骨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尽可能达到结构内外应力的均衡分布,比如说,动物关节处变形较大,这个 位置就会生成更多的物质来补偿抵抗变形所产生的应力;而在变形小的地方甚至是空心的,减轻材料重量以适应动态活动的负荷。马特赫克利用这个原理设计出了优化结构的软件,用该软件设计轻型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 ...
11. 仿蜘蛛丝研制人工纺纱管道
(技术创新/清洁节能)
蜘蛛丝是目前地球上已知弹性和韧性最高的纤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拜罗伊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蜘蛛丝产生过程中结构和组成的变化是其如此强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个仿蜘蛛的人工纺纱通道,这是纺纱装置的重要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发整台仿生装置,最终用像蜘蛛那样自然无害的方式制造出人工蛛丝。人工蛛丝应用领域包括可被人体吸收的手术缝合线,工业中使用的高韧性纤维等。这将引发一场纺织行业的新变革。 ...
12. 仿皮肤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
(技术创新/建筑)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教授,来自生物工程系的卢克·李(Luke Lee)和建筑系的玛丽亚帕兹·古提利兹(Maria-Paz Guttierrez)合作研制一种“皮肤”般的新型建筑膜,能够自发地帮助建筑物对室内外的温湿度进行物理调节,大大减少了建筑物对电力的需求。这种新型膜被命名为“自我调节活性建筑物外墙” (Self-Activated Building Envelope Regulation,SABER)。它是一种具有微米和纳米级建筑膜,可以根据室外阳光强弱和室内空气湿度大小自动开合膜中的细小通道。 ...
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的两位教授正在研制一种新型建筑膜,它仿佛“皮肤”一般,能够自发的帮助建筑物对室内外的温湿度进行物理调节,大大减少了建筑物对电力的需求。他们的这个名为“自我调节活性建筑物外墙” (SABER: Self-Activated Building Envelope Regulation) 是一种微米或纳米级建筑膜。这种膜可以自动地调节室外有多少阳光和热量进入到室内,以及室内有多少湿度排出到室外。在阳光充足的天气,或室内湿度过高的情况下,都会自动打开通道,使室外更多的空气流入到室内。 ...
14. 仿海底细菌制作天然生物电池
(技术创新/新能源)
生活在海底沉积物里的细菌擅长玩一个高明的把戏。它们能够象叠罗汉一样,用电子传输的方式将发生在沉积物表面与海水交界处的氧气(O2)发生的氧化反应,及沉积物内部的有机物与硫化氢(H2S)发生的还原反应连接起来!而里外两个反应相隔足足有2厘米远!别小看这2厘米的距离,它相当于细菌体长的20000倍呢!换句话说,在整个系统中,沉积物顶层细菌负责“呼吸”,里层细菌则负责“吃东西”,中间靠链条状的细菌通信。所有细菌通力合作形成一个能产生电流的巨型生物电池! ...
15. 仿橡树进行多功能生态城市规划
(创想未来/未来设计)
一颗成熟的橡树,高达几十米,能为各种生物提供生存场所,也懂得保护自己。和其它树种相比,它是地球上适合最多种类动物栖息的树木。研究人员曾经从一棵橡树收集到了30种飞鸟、45种昆虫和超过200种的蛾!树的每一部分都有对应的居住者。橡树包容其他物种的同时本身可谓“才华横溢”, 它耐干燥、耐高温、耐潮湿、耐霜冻、抗环境污染,防风……它不是那种很快落叶的大树,初秋时,满树深绿,接着叶子泛黄, 再由黄变红,之后慢慢掉光……四季交替,周而复始。 ...
16. 仿橡树进行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商业智慧/仿生学)
一颗成熟的橡树,高达几十米,为各种生物提供住所或寄宿场所,同时也懂得保护自己。比起任何其它普遍存在的树种来说,它是适合最多种类动物栖息的树木。研究人员曾经从一颗橡树收集到了30种鸟,45种虫和超过200种蛾!树的每一部分都有着对应的住户。橡树包容其它物种的同时本身可谓“才华横溢”,它耐干燥、高温和水湿,耐霜冻、抗城市环境污染,防风...它不是那种落叶很快的大树,而是颜色丰富地过了一年又一年。初秋时,满树深绿,接着叶子泛黄,再由黄变红,之后慢慢掉光...四季交替,周而复始。 ...
17. 仿莎草丛强化物种多样性有利于防洪
(生态商业智慧/仿生学)
美国威斯康星洲南部草地上的莎草植物以白酒草为主。与其它占支配地位并与其它物种为敌的“垄断生物”相反的是,莎草这种“草丛”式生存方式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起着有益的支持作用。这种支持体现在三方面:增加表面积;提供多种微型栖息地;适应季节引起的物种构成变化。Peach and Sedler 2006上发表的文章表明,在生态恢复区,用人手和铲子种植大约200株人工草丛的区域比没有草丛的地区物种数量多一倍!它相当于提供一个草丛“牧场”,为恢复遭遇退化或毁坏的地区生态指出一个方向。 ...
18. 仿“鳞脚”状蜗牛壳盖设计防弹衣
(生态商业智慧/仿生学)
许多蜗牛壳的末端有一个壳盖,蜗牛用这片扁平而略圆的壳盖将它们的“屋子”封闭起来,与外界相隔。而一种生活在海底的蜗牛,它们的壳盖却不是圆扁的,而是由一片片鳞片状的坚硬铁硫化物组成,给人感觉像很多支脚。科学家们在纳米级别下观察发现,这种“鳞脚”有三层结构,外层是铁硫化物颗粒,中间层是相对柔软的厚厚的有机层,内层是坚硬的钙化层。当这种蜗牛遇到螃蟹时,它们的这种保护可抵御螃蟹蟹钳的攻击和挤压。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独特的结构可以将机械能分散化解掉。 ...
19. 仿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太阳能电池
(生态商业智慧/仿生学)
仿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色素太阳能电池相对硅基光电板来说,更容易作为“表层皮肤”整合到建筑中去。太阳能硅板在获取、分离和传递光能的过程中取决于高纯度的硅材料,这种材料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能源,化学溶剂和基础设施。相对来说,光合色素太阳能电池包含各种光敏色素,以及一些普通的可以灵活整合到建筑中的材料,比如窗玻璃、建筑涂料、甚至纺织品等。尽管硅基太阳能电池就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来说具有更高的光电转化率,但色素太阳能电池基于低成本工艺,总体上具有更大的光收集潜力。 ...
20. 【新能源】单细胞植物“流汗”产出燃油
(全部解决方案/技术创新)
藻类植物已经被用作生物燃料或发电,目前有一项新技术也是基于类似的原则,不同的是这项技术中使用的这些植物能够被重复利用。美国一家名为Joule的初创公司利用经过基因工程改进后的单细胞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吸收CO2,而像“流汗”一样把乙醇(C2H5OH)和柴油燃料流出体外。整个过程无需原材料,只需要少量的淡水。预计每年每英亩可产出15000加仑的柴油(折合约每年每亩产出9353升),以及25000加仑的甲醇(折合每年每亩产出15588升)。由于这项技术的生产过程中会大量吸收CO2,该公司希望利用这个优点将他们大规模推广在发电厂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系统旁边。 ...

生态思维

生态思维重现商业与自然和谐相处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推动经济与自然一起循环

商业设计

生态商业设计促使商业与环境可持续

新政改革

政府促进商业生态成本合理分配

创想未来»

创造一个有生命的生态商业未来